典型工作案例


党建+业务”融合发展,锻造铸魂育人力量

1.案例背景

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发展始终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实践性课题,党支部如何在 “抓党建不离中心工作,抓业务不离党建工作”基层党支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值得深思和总结。工程材料党支部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的通知》及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精神等系列文件,创新推出“党建+业务”融合发展模式,提出“党建+工匠精神”品牌工程,形成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为基层党支部发展提示了范示。

2.主要做法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构建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紧紧围绕中央、省、学院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要求,通过1+2+3+4”四项措施(即一个平台筑党魂,两项措施强内驱,三大工程育良才,四事融合出实效),开展“党建+工匠精神”品牌,打造智慧型、内驱型、服务型、创新型与科研型的“五型”党支部

1.打造“线上+线下”党建平台,建设智慧型党支部

线上通过智慧党建学习信息平台、微信(视频)号等党建信息平台,着力提升党建信息平台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为党部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提供平台支撑。通过智慧党建产台,做好党员信息维护、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民主生活会等活动,支部党务工作不再需要准备大量纸质材料,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节省时间。开展党建知识学习竞赛活动,宣传支部工作及成员的典型事迹。

将党建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线下建设“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和“梁迪技能大师”工作室,实现二室合一,紧跟行业数字化技术转型需求,以国家双高院校建设为契机,实现实训条件、教材、教学资源的智慧化建设,突出智慧化检测,培育工匠精神。

2.构建“示范+量化”激励机制,建设内驱型党支部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议会精神。通过组织党员看红色电影、读红色书籍、讲红色故事、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专题研讨等红色教育活动,引导全体党员重温历史,接受革命理想信念的洗礼,强化党员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激励党员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1 开展系列红色教育活动

通过建立党员先锋岗,起到示范效应,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激励保障机制,把活动范围和责任主体延伸到每个教师党员,进一步推动重心下移,人人参与支部思政育人建设,引导支部教师党员履职尽责,扎实做好高校基层党建立德树人工作。党员评价做到“六个挂钩”:与思想政治挂钩、与业务成效挂钩、与岗位技能挂钩、与模范作用挂钩、与师德师风挂钩、与负面清单挂钩,实施党员积分制,激活支部党员教师的内驱动力。

3.探索“党性+工匠精神”品牌工程,建设服务型党支部

通过学习工匠精神、传承工匠技艺、培育工匠人才,开展“树匠心、铸匠艺、育匠才”三大品牌工程。

树匠心。组织支部教师党员调研工程试验与检测行业中铁北京工程局梁迪创新工作室、中铁一局高峰创新工作室、中铁一局蓝精灵女子工作专班、中铁二十局廖太昌技术创新工作室等,走访中国中铁劳模朱永全、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张养利等,领悟大国工匠事迹,传承工匠精神、传承大国精神、传承民族精神,引领支部教师党员树立匠心,最大限度提振精气神、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2 寻访工程试验与检测领域大国工匠

铸匠艺。依托陕西省高性能混凝土工程实验室、高铁智慧建造检测实训基地等建立梁迪技能大师工作室,围绕绿色建筑材料、工程试验与检测、高铁智慧检测、工程加固与修复等方面,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技术服务及培训等活动。创新党员教师职业素质标准和培养路径,利用技能大师工作室,新进教师与中国中铁劳模梁迪、高峰等签署“导师带徒”协议,制定“导师带徒”成长计划,帮助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及技术服务等方面快速成长,向学生传授技艺。在学生间举办技能比拼、技能大赛,在教师中举行技能大赛赛项,引导学生和老师崇尚技术,评选技能大赛标兵。

育匠才。实施“德育+技能领航”新生引航计划,为进校新生量身定做个性化教育与技能培养“菜单”,以研讨课、技能实践课等形式开展理想信念、专业导航、创新创业、生活指导、学习方法等主题教育。编制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路线图,打造实训中心平台,设计实施学生专创融合能力提升计划,聚焦学生开发双创能力、培养实践力和创造力。

3 学生技能培养系列活动

4.探索“互联网+课程思政”课堂主阵地,建设新形态育人型党支部

以课程思政课题为载体,深入研究课程思政教学,全方位、全过程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中,结合土木工程技术检测专业的特点及今后学生的就业岗位,深度分析教学内容、思政元素,系统化设计课程思政内容,将德育思想浸润在教材、课堂、实训基地中。探索“互联网+”等思政课新形态,建设《土木工程材料试验与检测》等4门线上课程思政课程,满足职业教育对象个性化、多样化学习需求。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狠抓思想育人、文化育人、创新育人、实践育人,着力培养学生“明戴德、贵诚信、尊传统、知敬畏”的道德意识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人才。

5.探索“科研+成果”融合发展,建设科研创新型党支部

根据专业特色,搭建高性能混凝土、轨道交通新材料和工程智慧化检测等4个教科研团队。立足国家双高院校重点专业(土木工程检测技术)、轨道交通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科学制定教师党员发展规划,实施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开展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骨干教师党员“5个一”能力提升工程、青年教师党员“青蓝工程”,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骨干,制定年度“党建+教学”任务清单,对每项重点任务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统筹推进学院党的建设及各项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有序有效扎实开展。

4开展科技攻关与技术服务

3.案例成效

通过1+2+3+4”四项措施,打造“党建+工匠精神”品牌,建设智慧型、内驱型、服务型、创新型与科研型的“五型”党支部的工作模式,有效调动了教师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建设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基层党组织工作队伍。在学校党委的正确引领下,在党总支支持和帮助下,在支部教师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党支部围绕教学科研抓党建,实现集体及个人成果丰硕。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专业办学水平提升明显先后建成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国家级双师培训基地、国家级骨干专业、国家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国家1+X技能证书考核站点、陕西省高职首家工程实验室、陕西省五一巾帼标兵岗(集体)、陕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土木工程材料试验与检测);入选国家双高建设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专业、陕西省首批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建设单位、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住建部十四五规划教材(现代混凝土试验与检测)等。

发挥了“党建+”品牌效应,教师教科研水平提升显著。教师获国家级教学比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获省级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7项。教师团队申报省级自然科研课题2项、省教育厅科研课题4项、渭南市课题5项、省职教协会课题20余项;与中铁十八局等签订技术服务协议8项,合同额200余万,;与中铁一局等开展合作研究6项,经费147万元;为中铁北京局等企业培训员工1050余人次。发表中文核心以上论文35篇、发明专利授权4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软件著作权14项。教师获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优秀导师、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科技创业导师、渭南市最美科技工作者、渭南市教育教学杰出贡献等荣誉,被EI收录期刊《铁道科学与工程》等多个期刊聘为审稿人。相关研究获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和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多次实现学校在科技领域的突破。

发挥了校企协同育人作用,学生综合技能突出。团队老师不断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工匠精神培养,学生连续5年获陕西省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能大赛第一名,连续7年获陕西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国家铜奖、银奖,实现了学校在该赛项一次又一次突破。毕业生非常抢手,成为各企业的“香饽饽”,涌现出全国铁路技术能手田帅、中国中铁青年技术能手张鹏等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经教师团队培训的选手,在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国资委技能竞赛赛场往往脱颖而出,打响了陕铁院试验检测的品牌。




返回原图
/